远洋李明:每年不低于20万平米商业项目面市

2015-11-07 13:07:57   来源:   评论:0
www.zhongguosyzs.com 中国商业展示网 来源:网络 2012.04.23

“温总理对房地产行业走势的观点,业内以凝重心态解读的声音较多,我倒觉得那传达了很多正面信息,特别是明确了政策顶层设计的方向,企业也得以据此制定发展思路。”3月28日上午,远洋地产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李明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记者:近日对于远洋事业部的调整,外界有很多说法,能否谈一下调整的主要原因?此次调整是否会影响集团内的权力分配?

李明:其实,组织机构的调整是一个常态,一年一小调,三年一大调是很正常的。远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优势就是能对组织机构进行适时的业务调整。将三级管理变成二级管理,取消事业部这个层级,有利于内部组织优化。另外,这也跟内部推行信息化系统建设有关,当然也有降低成本的需要。

至于权力分配,远洋实施管理架构和法律架构相分离原则,管理变革较容易实现,每年调整只是调整管理架构。集团把所有问题分成三类:一个叫决策,一个叫管理,一个叫操作。“决策”在集团,“管理”在城市公司,“操作”是在项目,这是十分明确的。

记者:在你看来,远洋地产2011年财报有哪些特点和新变化?

李明:最大的特点是核心利润增幅可喜,主营业务收入、规模有较大增长。其次是盈利锁定,平稳可期,已经为2012年及以后锁定销售收入约300亿元。另外,在目前形势下,负债结构保持稳定,负债率略有下降,有息负债规模没有大幅度增加。

而协议销售额和销售面积之所以均创新高,一是战略预判成功,考虑到调控的情况,提前做了一些谨慎性的动作;二是灵活的策略调整;三是具有丰富运营经验和管理能力的团队、产品实力及跨区域发展的业绩贡献。

记者:2012年远洋地产提出“灵活营销,谨慎关注三、四线市场”战略,这主要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李明:提出这个思路是希望寻找到企业现有资源和政策之间的交集,重点放在国家鼓励、市场空间大的方面。未来发展第一条要做的就是谨慎投资,严格投资标准;第二是在已完成战略布局的地区寻找投资机会,原则上不开拓新的区域;第三是要采取合作的方式,跟基金、金融业等非房地产业的资金资源合作,体现自己的优势。

记者:远洋今年的开工、拿地计划跟去年相比有变化吗?

李明:远洋去年在建规模大概是900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500多万平方米,复工300多万平方米。今年新开工300万平方米,复工面积800万平方米,总计1100万平方米的在建规模。今年我们提出一个原则叫做“稳健经营,两手准备”。稳健经营就是原则上不增加新的土地投资,两手准备就是不降低在建规模。

记者:今年,远洋在风险把控上会从哪些方面着手?

李明:对远洋来讲,当前最重要的是控制企业负债的增长。远洋净资产规模在340亿元左右,不超过净资产的有息负债,这对企业运作来说是安全的。今年在风险把控上的思路是控制两个规模:一是控制总资产,主要是不要盲目投资,不要盲目增加土地储备;二是控制有息负债。现在是历史上资金成本最高的时点,拿到资金对远洋来说没有问题,但关键是要控制规模和长期有息负债率。

记者:温总理在讲话中提到部分城市房价远未降到合理价位,今年远洋会在部分城市选择降价吗?

李明:远洋对市场的敏感度是够的,降价在去年6、7月份就已经基本完成。我们降价的原则之一是满足市场需求,之二是能够综合改善企业的盈利状况。

记者:现在很多企业提出要多元化经营,以应对市场风险,你对此持怎样的观点?

李明:企业经营适度多元化有其合理性,每个行业历来都有专业化和多元化的争执。经营形势好的时候就专业化,不好的时候就多元化是很正常的,所以综合起来看,我认为对远洋来说多元化应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是指要与主业高度相关的多元化,不能跨行业。

远洋从四五年前就开始做商业地产。从今年开始到2015年,远洋每年都会有不低于20万平方米规模的商业地产项目运营面市。

相关热词搜索:李明 万平米 远洋

上一篇:佳兆业孙越南:未来3-5年是商业地产发展机遇
下一篇:丁遥:万千百货将对门店进行四大类型定位

分享到: 收藏